齐山春秋湖

以“春秋”时期齐文化为主题而得名

春秋湖 位于齐山脚下,是一处蓄水量1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。因风景区以“春秋”时期齐文化为主题而得名。春秋湖水源于齐山观音瀑,每年汛期来临,观音瀑泉水飞流直下,绵延数里,经天水溪一路汇聚成湖。

春秋湖广场 是景区内重要枢纽,游客上山和下山都经过此地,这里有观光车,漂流,滑草,划船和闻韶大舞台演艺活动场所。春秋湖东岸,怪石拔地而起,巉岩陡峭,临湖峙立,形似龙盘虎踞。在悬崖峭壁之上,一挂瀑布飞流直下,气势巍峨壮观。是齐山明珠春秋湖景段标志性景观。春秋湖岸边有游船码头与钓鱼台,可供游人划船嬉水,垂钓游赏。广场中心有“齐山——中国文化名山”摩崖刻石,用甲骨文写的齐山二字总会让游客揣摩一段时间,游客多在此处拍照留念。吊桥横跨春秋湖两岸,像一个大秋千荡漾在春秋湖面,你在桥上看风景,湖边的人却在看你。春秋湖西岸红叶壁布满爬山虎,是齐山秋季红叶之一。

每年十月份前后,峭壁爬满火红的红叶,层层的红叶远看如飞霞满天,近看则片片玲珑剔透。在阳光的映照下,红橙黄绿的叶子争奇斗艳,各有风采。人们依偎在红色的岩壁上,尽情拍照,流连忘返。满壁的红叶和波光粼粼的春秋湖交相映衬,好一副红叶碧水蓝天的优美画卷。

齐国点将台
感受“登齐山,小齐鲁”的气势

八百年 齐国历史 上出现了一大批彪炳青史的军事家和著名将领,比如姜太公、管仲、齐桓公、司马穰苴、孙武、孙膑、田单等,他们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。传说此地是齐国将领点将台。明初巾帼英雄唐赛儿聚众起义,非常崇拜他们,并祈求得到他们的帮助。唐赛儿以宗教组织农民起义军,她认为齐山神灵验,威力无比,所以每当出征和凯旋归来,都在此台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。登上点将台,顿时感受到“登齐山,小齐鲁”的气势。此台实为唐赛儿祭祀齐山神和齐国军事家的地方。
点将台周边,景点密集。旗杆窝是齐山历史遗迹之一,传说为齐国军队守卫南大门时旌旗的地方。齐山大观刻石地处南天门东侧岩壁,字大盈尺,工整端庄,为山川增色,为著名书法家王铸所题。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。
齐长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,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,西起黄河河畔,东至黄海海滨,迤逦山东十三县,长达千余里。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,凝聚着二千五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,也体现了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。此处留有齐长城遗迹数段,有的段落高达米余,有的段落城迹依稀可辨。这些宝贵的遗产,诉说着古老的历史,见证着当年的金戈铁马与烽火硝烟。
春秋时候,各国混战,许多小国被灭,而齐桓公会盟诸侯,领导广大诸侯国扶持过许多小国,并迫使楚国停止对中原的征伐,建立了中原各国的“新秩序”。 齐桓公小白任用管仲,发展齐国国力,曾经多次主持诸侯会盟,并被推为霸主。《论语》载:齐桓公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。《谷梁传》称衣裳之会十一次,兵车之会四次。据说齐山就是齐桓公会盟诸侯的地点之一。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”摩崖石刻铭刻着这段不朽的历史。齐桓公雕像为在建项目,值得期待。

齐山观音庙

诸多历史遗迹,齐山佛缘的佐证

观音庙 齐山自古就有很多宗教历史故事,像仰佛山、观音瀑、仙人顶等景点是齐山佛缘的佐证。齐山主峰唐三寨更是明朝初年永乐年间唐赛儿白莲教起义的大本营,至今遗存有齐长城、米臼岩、宋朝摩崖石刻等诸多历史遗迹。

齐山寺 最初建于2000多年前,是齐国贵族来齐山祭祀所建,经历了多次翻新,后毁于战火。现恢复后的观音庙是齐山寺的一部分,建于海拔700多米的峭壁之上观音洞边,依山势而建,错落有致。本庙建成后,齐山风景区坚持请真修行的师傅,不搞经营谋利,不对外承包,不劝导游客捐钱,自愿捐助的祈福人士的每一分善款都将用于齐山寺的修复建设,力求集大家力量,把齐山打造成宗教名山,让百姓有一个纯净的心灵家园。

观音瀑因洞口有一尊天然钟乳石形观音抱子而得名,此处被多位大师傅认定为“观音道场”。观音瀑的泉水是富含“锶”的优质地下矿泉水,可直接饮用,长饮此水会使人变聪明。当地百姓有来此接神水祈子祈福的传统。

与观音瀑相互呼应,附近有钟鼓亭、普渡池、放生池、莲花池,还有齐山命名石等景点。齐山晨钟暮鼓,音响圆润宏亮,穿透力强,声闻数公里。敲击齐山钟鼓,可保游人身体健康、家庭和睦,事业顺达。齐山早晨第一钟与傍晚鼓声是游人积极参与的活动之一。观音瀑一年四季长流,是齐山天水溪的源头。

*图示为观音庙后神奇的七级浮屠山

齐山齐部落

诸多历史遗迹,齐地先民东夷之地

齐山共有古村落遗址十五个,有上千年的历史,是山东原住民东夷族的居住地。齐地先民东夷族是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 是和炎黄相对的一个部落。夷的名称,约产生于夏代,与华、夏并称,商代甲骨文中,夷字经常出现,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之外周边的部族。到了《礼记》中,“夷”指东方之人的意思。夷分布在华夏族的东部,被称为东夷,即古齐国今山东省大部地区。在漫长的史前阶段,东夷人靠他们勤劳灵巧的双手,制造出了精美的石器、骨器、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,烧造出了蛋壳陶,编织出了布纹细、密度高的纺织品,发明了冶炼术、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骨刻文字,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,兴起了饲养业和酿酒业。
“夷”字由“大”和“弓”两字构成,东夷人是世界上最先掌握冶炼技术的原始部落,东夷人骁勇善战,尤其擅长制造和使用弓箭。东夷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是战神蚩尤,姜姓,炎帝后裔,其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,蚩尤时期,冶铜技术空前提高,制铜工具大量涌现。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、戟、大弩等兵器,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,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。传说蚩尤英勇善战,威震天下,一举而兼国九,再举而并国十二,后在与黄帝的争战中战死。再后来逐渐被神化,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。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的快速发展,催生了冶铁技术的诞生和进步。

东夷发祥地在山东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东方之人,所指地域比较宽泛。考古发现了北辛文化、大汶口文化、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址之后,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:东夷文化。大量考古遗址显示东夷的发祥地在山东齐国故地,因为齐山地处古齐国故都近郊,是东夷族发祥地之一。齐民部落中设置了陶作坊、织造场、酿酒坊、铁匠铺、冷兵器展示与射箭、特色餐饮等体验区,展示齐地陶艺,铁艺,酿制与纺织等场景,再现了齐地先民东夷族的生活面貌。游客可以亲自参与体验,采购相关纪念品。

*图示为观音庙后神奇的七级浮屠山

齐山三亭
齐国诸多历史人物,齐文化悠久历史和历代传承

齐山晨钟

齐山匠人精工打造,闻钟声,烦恼清,智慧长,菩提生

齐山 观音庙大钟 由齐山匠人精工打造,重达千余斤,铜、锡、铅合金铸成,构造合理,工艺精湛。敲击此钟,音响圆润宏亮,穿透性强,具有明显的音乐效果,钟声可传三十里,余音持久。《千字文》中写道:空谷传音,虚堂习听。佛经上有闻钟声,烦恼清,智慧长,菩提生的记载。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:通过听音,可以对很多事物进行判断。人的声音对应于五行,配以宫商角徵羽五音,通过对五音的韵律的解析,就可以彰往知来。因为,音为五脏六腑之灵苗,与阴阳五行相通,可见“声音之道与天地通”(张载《正蒙》)。古代的圣(聖)字,出口为听,入耳为听,闻声知情,通心为圣。其左边是“耳”,即一听就懂,不是完全依据观察,毕竟人的眼睛有限。 《白虎通•圣人》对圣人的解释:“圣人者何?圣者,通也,道也,声也。道无所不通,明无所不照,闻声知情,与天地合徳,日月合明,四时合序,鬼神合吉凶。”由此可见,“闻声知情”是能否成为圣人的一个要素。能够具备“闻声知情”的能力,就能够“索天地之奥妙,听空谷之传音”。《老子》四十一章曰:“大音希声。”最大的声音,几乎没有任何声响。“闻声知情”与“大音希声”的境界高度是一致的。古人强调听音的思想,来自于天人一致。声音,是佛法修习体系的内容之一。佛教认为,修习到八地以上的菩萨,自然可以获得神妙的声音,洪亮优美,婉转深邃,有感染力。辨音圣菩萨是一位专门通过声音的判断来分辨世界种种情形的菩萨。在佛教中修行到一定层次,就可以随时内听自身血液流动的声音,有时如瀑布般躁烈,有时如暗流般声息渺渺,千变万化。齐山观音庙早晨第一钟是游人积极参与的活动之一。

*图示为观音庙后神奇的七级浮屠山